文晚 | 书画| 品尝 | 敬茶礼仪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000年的历史从未间断。在这众多的文物珍品中,不乏国宝、国宝。它们要么是某一类的极品,要么是某一类的王者,要么是独一无二的物品,要么是孤儿,要么是稀有宝物,要么是世界级的宝物。稀有的...
继母武丁
阶梯木屋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五官村出土。猴木五鼎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公斤。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侯木屋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四羊广场尊
泗阳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湖南省宁乡市宁乡县黄菜镇月山堡专润山腰出土。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泗阳方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方尊。每边长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伟大的国宝之一。
毛公定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毛公铸造的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三脚架高53.8厘米,直径47.9厘米。圆形,两耳直立,深腹外鼓,三蹄足,口缘有一环状重圈纹。造型端庄稳重。鼎内铭文长达499个字,记载了毛公对周宣王为国的衷心忠告,被誉为“值得一书”。他的书法是西周铭文的成熟风格,古怪而飞扬,带着泥泞的气息,笔触圆润有力,结构方正。是研究西周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菜肴
三石盘,又名奎仁盘,是西周晚期的一件青铜器,因铭文中的“三石”二字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三石盘,盘高20.6厘米,直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耳,高圆足。腹部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19行铭文,357个字。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三石盘与毛公鼎、锅记子白盘并称为西周大青铜器,与毛公鼎、大禹鼎、锅记子白盘并称为晚清四大国宝。他们都以铭文长、书法精美而著称。
春秋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越王勾践剑高55.7厘米,宽4.6厘米,长8.4厘米,重875克。它非常锋利。由于剑身镀有一层含铬金属,历经千年不锈,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西周何尊
何尊,国家一级文物,是我国西周初年由西周贵族何氏制作的祭祀用具。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家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博物馆。身高38.8厘米,直径28.8厘米,体重14.6公斤。造像内底铸有12行122字的铭文,其中寨子中国是最早的“中国”字的文字记载。
曾侯乙编钟
曾后羿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曾后羿编钟长748厘米,宽335厘米,高273厘米。它是由六十五只铜钟组成的巨大乐器。它的音域跨越五个半八度和十二个半音。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表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品”。
西周大可丁
西周大克鼎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在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三脚架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直径75.6厘米。大可丁高93.1厘米,直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深43厘米,体重201.5公斤。大刻鼎、大玉鼎(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毛公鼎(现台北故宫博物院)并称为“国产青铜三宝”。
大玉鼎
大禹鼎,又称二十三祭禹鼎,是西周时期的炊具。1849年出土于陕西省黟县李村(今宝鸡市梅县)。1952年收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入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高101.9厘米,直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碑文共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州教书的事。大禹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大禹鼎碑文是史家研究周朝封建制度和周王与诸侯关系的重要史料,并一直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就书法成就而言,《大禹鼎》为承康时代之首,是西周前期晋书的代表作。
西周国记子白盘
清代道光年间陕西宝鸡国川司出土的西周宣王时期文物国机子白盘,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国记子的白盘被认为是西周铭文中的杰作。郭继子的白盘造型奇特,形似大浴缸,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公斤。国记子的白盘被认为是西周铭文中的杰作。
青铜神树
青铜神木共八株,为夏末青铜器。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现藏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其中,第一大神树高3.96米,树干高3.84米。这株三千年前铸造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举世无双。
西周李贵
李桂,又名“吴王正上桂”、“周代天水桂”或“坛公桂”,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灵口镇。 1976年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李桂桐身高28厘米,直径22厘米,体重7.95公斤。立龟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振国青铜器。李桂采用上圆的造型,是西周早期铜桂的典型造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天圆观。
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板块,战国初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雷古墩曾侯乙墓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全套器物高42厘米,直径58厘米,重约30公斤。曾侯仪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经证实,在2400年前的战国初期,中国的失蜡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铜奔马
青铜奔马,又称踏飞燕马,是东汉时期的文物。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踩飞燕”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铸造业高超的象征。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杰作。
孝敬帝凤冠
明孝敬皇后凤冠,1957年在北京昌平县定陵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敬皇后的凤冠上有红蓝宝石100多颗,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比之下,我们士兵的头盔重量不到1.45公斤(不到三公斤)。
“五颗星出东方惠中国”护臂
“五星出东利华”护臂,汉代蜀锦护臂,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的最大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学术考察团成员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中发现了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织锦为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通过“五星聚集”研究,科学家推算出,2040年9月9日将出现罕见的五星聚集天文奇观。
红山文化女神像
红山文化女神像于1983年在辽宁省牛河梁市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刘升金线玉衣
刘升金线玉衣,西汉文物。1968年5月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馆。这套完整的金线玉葬服,是首个重大发现,享誉海内外。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四羊方尊,堪称国宝。刘升的玉衣全长1.88米,共有玉2498块,金线约1100克。它的外观与人体相同。在“玉衣”中还发现了十八件玉璧,以及食物和佩戴物品。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战国水晶杯,高15.4厘米,直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无与伦比的珍品。此杯现收藏于杭州历史博物馆。
商周孙鸟金饰
太阳鸟金饰,商周文物,2001年2月25日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鸟金饰,外径12.5,内径5.29,厚度0.02(cm),重量20克。金箔的含金量高达94.2%。太阳鸟金饰是古代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象征着三千年前的翱翔梦想。
河南安阳福好墓玉峰
河南安阳福好墓玉峰,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福好墓出土,长13.6厘米,厚0.7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凤造型,也是福好墓中最精美的一件饰物。
西汉太后篆
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郎家沟村出土的“皇后印”玉印是西汉时期的文物。西汉皇后玉玺,高2厘米,长2.8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迄今为止,太后印仍是我们发现的汉代最高、唯一的太后玉印,是国家级文物。专家认为,这枚玉玺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皇后印章;另一个是玉印的主人是最早的王后。
大宇哥
大玉阁,商代初期玉器仪仗队,国家一级文物。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它长 94 厘米,宽 14 厘米,只有 1 厘米厚。在商代玉器中极为罕见。是出土玉阁中最长的大玉阁。堪称“玉戈之王”。
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玉琮高8.9厘米,上径17.1-17.6厘米,下径16.5-17.5厘米,外径5厘米,内径3.8厘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制作最精美的良渚玉琮,被誉为“王琮”。
颜真卿祭侄手稿
颜真卿祭侄的手稿是颜真卿的书法手稿。原为草书,长28.2厘米,宽72.3厘米,行25行,共230字。这是在严真卿的侄子纪明和他的父亲高庆于至德元年(756)安史之乱中牺牲之后,在严真卿于乾元年(785)祭祀侄儿令之前,他写了这篇手稿。极度的悲伤和愤怒。这份手稿的意思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天上自动的。它用于密封方法。犹如熔金冶炼,四处流淌。正如苏东坡所说,“书法好无心”,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堪比王羲之的“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又称《黄州寒食诗》或《黄州寒食帖》。为苏轼诗书,素砚,宽34.2厘米,长18.9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因各世家的赏识和赞誉,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并称为“汉室贴”。 《天下三书》,或简称《汉书帖》为《天下三书》。世界第三本书”。
《和平邮报》
《平夫帖》是晋代陆机的书法作品,墨在牙色麻纸上,9行84字。《平复贴》写于西晋。它是传世时期最早的著名佛经,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序流通的佛经墨迹。它有“法祖”的美誉,见证了汉字的变迁。现在在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是元代的书画。画家黄公望是郑熙(废老师)画的。画了三四年。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墨色淡雅,山水布局疏。密密麻麻,墨色搭配干湿两色,变化万千。明末传给收藏家吴红玉。吴红宇对这幅画爱不释手,临死前还下令焚烧埋葬。他被吴红宇的侄子从火灾中救了出来。两段。后篇较长,名为《废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韩黄的“五牛”
韩黄的《五牛》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真品纸绢画作品之一。它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堪称“国之宝”。博物馆。麻纸“五牛”,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署名,有赵构、赵孟俯、孙宏、向元扁、弘历、金农等十四个铭文。画中五头牛,造型各异,韩煌以其朴素的画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牛画的最高境界。
清明上河地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幸存的精品。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它在丝绸上着色。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全长五米的画卷中,有各色人物814个,牛、骡、驴等牲畜73头,车、轿20多辆,大小船29艘。此镇院之宝,出自五朝南唐著名画家顾鸿忠之手。
北宋汝窑青水仙壶
北宋汝窑青色水仙壶是唯一幸存的汝窑水仙壶。汝窑历来被列为宋代五名窑之首。长期以来,汝窑一直被认为位于河南省临汝县,但一直没有找到遗址。据说钌釉中含有玛瑙,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所以可以呈现出纯正的天蓝色。汝窑以其温暖的天蓝色釉色被誉为青瓷之冠,风格独特。由于稀有珍贵,目前世界收藏不到7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1件。
兽头玛瑙杯
兽头玛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唐兽头玛瑙杯从选材、设计、工艺都堪称唐代玉雕艺术的精品。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唯一一件唐代精美的玉雕,是唐代最精美的玉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外独特的产物,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明珠文物宝楼
明珠舍利楼,1978年4月12日,苏州三名小学生在瑞光塔玩耍时,不慎碰到塔心松动的砖块,打开发现洞窟。一个被封印了数千年的宝库被打开了。无价之宝——北宋明珠遗宝楼现世。整个宝楼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苏州工艺的收藏。
西汉直帘
直莌素纱长袍(“莌”音dān,常误写为“禅”),西汉织绣,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连衣裙长128厘米,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围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直线平纹薄纱衣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精致、最轻的一件衣服。它在中国古代丝织、服装和技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青花釉里红瓷仓
青花釉里红瓷仓,元代阁式瓷仓,1974年江西景德镇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这座亭阁式的瓷仓造型别致。虽然是墓葬,但依然是珍贵的手工艺品。青花釉里红瓷器极为罕见。为亭式瓷仓,年代明确。到目前为止,这只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三色骆驼俑
带音乐的三色骆驼俑是唐代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钟堡村唐墓。它高 58 厘米,长 41 厘米。现收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唐三彩骑骆驼配乐俑虽已在地下埋藏1300多年,但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是唯一被评为国宝级的唐三彩文物。
舞马衔杯纹鎏金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唐代文物,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4.8厘米,直径2.3厘米.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马身、横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均鎏金,使银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该壶设计巧妙,工艺精湛。
秦世古文
石鼓文,秦刻石文,因石刻的形状酷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十件四羊方尊,高约二尺,直径约三尺。关于石鼓文的确切年龄,几千年来学者们一直在讨论和提出各种意见,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被大家认同的确切结论。“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也是古今书法家最为推崇的“圆笔书”圣书。原石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鹳鱼石斧人物彩绘陶罐
鹤、鱼、石斧彩陶罐,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燕村出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为赤陶砂,高47厘米,直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腹外壁一侧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片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坦克表面积的一半。画面逼真生动,色彩和谐,古朴美观,富有意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规模最大的陶画。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002年 绘有鹳、鱼、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用于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文所表达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结尾
热门收藏▼隐藏你喜欢的东西
让收藏变得简单